為了羅嶺五千畝良田
日期:2020-07-29 09:52:05 來源: 點擊:
上次碰到何承海的時候,還是疫情防控期間,再次遇見,他已經(jīng)在羅嶺抗洪一線奮戰(zhàn)23天,黑了,憔悴了,我問了他一個一直想問的問題,我們耗費大量的人力、物力保護這些圩堤,是為了什么?他拿出手機,打開相冊,給我看他拍下的羅嶺山水,大雨過后的鄉(xiāng)村籠罩在一片薄霧里,青山黛瓦,有種氤氳之美,他說:“為的是這五千畝良田。”我瞬間被這種樸素又真摯的感情感動了。3個大圩、3個千畝以上圩口、9個小二型水庫,羅嶺的抗洪像一部詩歌值得被吟誦,它成功的背后是六百多名羅嶺人不分晝夜,不計得失的付出。
胡金旭1990年開始羅嶺鎮(zhèn)水利站工作,自7月4日羅嶺鎮(zhèn)進入汛期以來,他就成了防汛大堤上的“救火隊員”,黝黑皮膚、年近花甲的他,是坐鎮(zhèn)羅嶺防汛大堤的“主心骨”。“有老胡在這堤上,我們就放心了。”這句話在防汛現(xiàn)場時常能聽到。“羅嶺的水情、工情,他最熟悉不過,三個圩口的老險點位置,他記得比誰都清楚。”熟悉他的羅嶺人這么評價他。在他的心里,險點在哪里,什么狀況,要怎么處理,最佳方案是什么,他都有一張詳盡的“攻防圖”。
在羅嶺的各個圩堤上,你能看到很多白發(fā)蒼蒼的老人,他們干著和年輕人同樣的活,精神抖擻,輕傷不下火線。他們大都是普通的農民,憑著的就是對家鄉(xiāng)的熱愛。
羅嶺鎮(zhèn)和各村(社區(qū))的兩委是由一群中青年人組成,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,而他們也是這次防洪工作的中堅力量。小龍山社區(qū)黨總支副書記金年根蹲在東方圩上吃著晚飯,一個超大的藍邊碗,里面的米飯壓的滿滿當當,我笑問能吃的下嗎?他說:“巡堤是個力氣活,不到半天就餓了,沒有菜也能吃下一大碗。”他的整個手臂都已經(jīng)曬的都脫了皮,他說:“糙漢子,不講究,堤守住了就行。”
在羅嶺的各個圩堤上,這些人就是一面面旗幟,是召喚也是力量。沒有補助,沒有嘉獎,甚至吃不上一口熱飯,憑著的就是無愧于黨、無愧于人民的承諾。
因為工作的原因,我認識一群羅嶺的年輕人,沒有事的時候,宋欠傳個稿子來都沒正形,“張姐,接住。”碰到疫情防控、防洪這樣的重大工作時,孩子們馬上進入狀態(tài),全然沒有了九零后的怕苦矯情,董佩佩驕傲的跟我說:“羅嶺的圩一個都沒破,我們現(xiàn)在守著的東方紅圩和躍進圩,決戰(zhàn)決勝!”年輕人喜歡發(fā)朋友圈,再苦再累也會抒發(fā)一下自己的小情感。有次雨過天晴,佩佩拍了一張照片,國旗在羅嶺鎮(zhèn)政府的大院里隨風飄揚,我問她:“是不是覺得又恢弘又美好?”她使勁的點點頭。
在羅嶺的各個圩堤上,這道靚麗的風景線從來不是擺設,他們帶著自己特有的精氣神行走穿梭,讓所有人都覺得未來可期。
羅嶺鎮(zhèn)的五千畝良田在經(jīng)歷這次洗禮過后,依然會為三萬名居民供養(yǎng)生息。因為有了這些平凡而偉大的羅嶺人,他們建起的銅墻鐵壁讓我們有理由相信,肆虐的夏天馬上過去,豐收的秋天就要到來。◤埣
上一篇:菜子湖國家濕地公園保護中心舉辦“濕地荒野自然教育培訓班”
下一篇:區(qū)委第二巡察組巡察區(qū)委宣傳部黨組織情況反饋會議召開